日内瓦﹣「蓝月」美钻,来自大自然的稀世奇臻,由工匠精雕细琢而成。 呈献绚丽耀目之剔透彩蓝。毋庸置疑,「蓝月」必将缔造新一段拍场佳话。
倾心「蓝月」美钻钻戒
彩钻诞生之时,必定天悬蓝月 。(英语成语once in a blue moon,形容千载难逢之奇观)
彩钻的形成过程奥妙无穷,较常见色彩有黄,橙,紫,和粉红色。如同其他天然宝石,色彩可以点燃它们的无穷生命力,溢现勃勃生机。而最为曼妙的钻石成色通常在最戏剧性的自然条件下形成 。这些令人神往的彩钻之中(宝石级钻石中的彩钻比例是1:10,000),蓝钻最为珍罕。并且,有关它的一切充满著神秘色彩 。
恰似一场机缘巧合,由于在地幔层形成过程中,因其碳结构里出现硼元素,钻石晶体才得以呈显蓝色。传说中,最早发现的蓝钻开采于印度戈尔康达Kollur矿,这里因发现传奇蓝钻而著名:例如 15世纪的圣像之眼(Idol’s Eye),和17世纪的希望之钻(Hope Diamond)。此后于18世纪早期,偶然会有蓝钻在巴西出土 。时至今日,只有盛产钻石的南非偶然同蓝钻结缘。而南非比勒陀利亚以外四十公里处的库利南普雷米尔矿山则是近年来唯一开采出蓝钻的地方 ,但即便在那,蓝钻依然是令人激动万分的惊世发现。
事实上,自从美国的佩特拉(Petra)钻石公司2008年收购矿床以来,库利南一共开采共计逾1,800万吨原石,在500万克拉钻石之中,只有五颗国际级蓝钻,占矿床年产量不足0.1% 。
倾心「蓝月」美钻欣赏-1
“更令人惊叹的是,「蓝月」在磷光反应下呈现红色,犹如拥有一颗悸动跳耀的心脏,惊现盎然生机 。”
这一纪录终于在2014年的1月被改写 :一颗29.62克拉蓝钻原石在库利南普雷米尔矿床被发现。消息一出便引起媒体轰动 。经过佩特拉珠宝专家、切割师历时数月的设计加工,最终成就了这枚 12.03克拉比例完美的古垫形蓝色钻石 。美国宝石学院(GIA)鉴定其为「鲜彩蓝色」及「内部无瑕」,更是称赞它为「旷世奇臻」──这已经是蓝钻最高评级标准──寓意奇观的「蓝月」之名也由此而来 。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曾于2014年8月至今年1月向公众展出「蓝月」美钻。展览落幕后则被保存起,暂离公众视野。
倾心「蓝月」美钻欣赏-2
「蓝月」钻石,是目前已知世上最大的鲜彩蓝钻之一,将于日内瓦苏富比11月瑰丽珠宝及贵族首饰拍卖上隆重呈献。倘若近年拍卖纪录仍可供参照,2009年日内瓦苏富比为7.03克拉「约瑟芬之星」(Star of Josephine)开创的珠宝成交纪录,着实令今次「蓝月」的拍卖备受瞩目,而它无疑将开创另一段拍场佳话。这对于珠宝爱好者来说将是千载难逢的购藏良机。苏富比国际珠宝部环球主席David Bennett认为,「蓝月」诠释著彩钻独有的「神秘奥妙」、「浪漫梦幻」。它那浓郁,引人入胜的深邃海蓝彰显著超脱凡尘的卓逸高致,那无比细腻,又无比震撼的永恒之美,让人不禁怔怔入神。
倾心「蓝月」美钻欣赏-3
除了出众的光泽、净度和成色,「蓝月」的化学组成结构更赋予了它迷人的生命力。「蓝月」 属type IIb,是化学成份最纯正的钻石类别,不含氮元素,天然钻石中只有不足0.5%的钻石拥有如此纯度。根据美国宝石学院学术文献,Type IIb钻石不但能导电,并具有磷光反应,在紫外灯照射下一般呈现深蓝或碧绿。最令人惊叹的是,「蓝月」在磷光反应下呈现红色,犹如拥有一颗悸动跳耀的心脏,惊现盎然生机 。
「蓝月」美钻在磷光反应下呈现红色
同「蓝月」的非凡特质相得益彰的,是它那登峯造极的钻石切割工艺,来自世界顶级钻石切割师的慧心巧思,能够洞悉复杂晶体结构中的奥秘。为如此高价值彩钻加工,需要异于凡人的敏锐直觉,独运匠心以及丰富经验。众所周知,金刚钻坚不可摧,而「蓝月」因其特殊化学构造,为钻石最高硬度级别。它的加工过程堪比艺术创作,完美融合了现代科技,彰显严谨嫺熟的工匠手艺。 要知道,切割蓝钻对于工匠来讲极具挑战性。
倾心「蓝月」美钻欣赏-4
Type IIb钻石有别于一般的白钻,晶体结构往往不规则,内部的尖角常被比喻为树木上的节疤,使切割的工作更为艰钜。此外,有色钻石的颜色分布经常不均匀,会出现「颜色带」。切割工匠必须谨慎地考量到这一点,因为一个误差,一次失手,就可能完全掉失钻石的颜色。
「蓝月」美钻国际GIA证书
切割蓝钻对工匠手艺毋庸置疑是极限挑战,然而科技的进步以及对彩钻日渐深入的认知能够使打磨切割更加精准,钻石成品更为精致,色泽更为艳丽。而这些特点从「蓝月」的古垫形切割中表现尽致,柔和高雅的线条不仅彰显了「蓝月」的超凡特质,并有效地增强了它的色调和色彩饱和度。将人们对彩钻的认识从神秘莫测的矿物学奇蹟,转变成一种高贵艺术创作,如此难能可贵,让人不禁感叹:此物只应天上有,却为何故落凡尘。
倾心「蓝月」美钻欣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