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分:环状硅酸盐矿物,成分很复杂,化学式如下: (Na, Ca)(Mg, Fe2+, Fe3+, Li, Al)3Al6[Si6O18](BO3)3(OH, F)4 按成分可分三个系列:即锂电气石、镁电气石和铁电气石系列。前两个系列常可出现宝石品种,而后者因色黑,基本不能作宝石。
晶系和形态:三方晶系(一轴负晶)。柱状,柱面发育纵纹,柱的横截面为弧线三角形。
比重和硬度:比重3.06~3.26;硬度7~7.5
解理、断口和韧性:无解理;贝壳状断口;韧性较好,但绿色者经热处理后会脆些。
颜色:几乎可以出现各种颜色,甚至一个晶体上有两种或多种颜色。
透明度和光泽:透明-不透明;玻璃光泽。
多色性:强。红和粉红色者:红和黄红;绿:蓝绿和黄绿到深棕绿;蓝:浅蓝和深蓝;黄绿:蓝绿和黄绿到棕绿
折射率:1.624~1.644;黑色者可高达1.727~1.657。
双折射率和色散:双折射率:0.020;色散:0.017
奇异现象:猫眼和变色;变色为棕红和黄绿。
紫外荧光:粉红色者有弱紫色荧光,其它无或者很难看出来。
吸收光谱:蓝和绿色者:由红区到640nm几乎全部吸收,只在498nm有一强而窄的蓝绿色谱带;红和粉红者:有一宽绿带,并在458和451nm处有蓝线。
包裹体:红色、绿色者常含不规则的线状气液包体,或单独出现或交织成松散的网状,尤其是绿色碧玺,可包含稠密的平行直条状纤维体或空细管,可显猫眼效应。
稳定性:遇强热熔化,温度骤变会破裂。不受酸碱侵蚀。
特殊性质:压电性和焦(热)电性,摩擦可带电。
碧玺的成分复杂,颜色也复杂多变。现在国际珠宝界基本上按颜色对碧玺划分商业品种。
①红色碧玺 红色是碧玺中价值最高的,其中以紫红色和玫瑰红色最佳,有红碧玺之称,在中国有“孩儿面”的叫法。但自然界以棕褐、褐红、深红色等产出的较多,色调变化较大。
②绿色碧玺 包括浅绿到深绿、黄绿或棕绿。有的颜色可能灰暗或很深,只有透过光才看得出来。深绿色者因其很强的二色性,在光轴方向几乎不透明,但经热处理可改善。最好的是翠绿色,在欧洲和巴西曾被误认为祖母绿,可见其名贵程度。目前只在巴西和马达加斯加有产出。
③蓝色碧玺 纯蓝色稀有,常见深紫蓝或绿蓝色。颜色饱和的比较珍贵,有时称“蓝碧玺”。偶见浅蓝到浅绿蓝色。
④黄和橙色碧玺 纯黄或橙色者很难见到。不同深浅的黄棕或棕黄色者很受欢迎,像雪利黄玉和金色绿柱石。绿棕到棕绿、橙棕到棕橙和绿黄色者也有一定销路。色很深,光泽差者几乎没销路。矿物学家有时把棕色碧玺叫镁碧玺。
⑤无色或白色碧玺 有时称白碧玺(achroite,希腊文“白的”的意思)。在宝石上几乎没什么用,除非具猫眼效应。
⑥黑色碧玺 矿物学家叫它黑碧玺。偶尔用来代替煤精或黑玉髓装饰在便宜的首饰上。
⑦多色碧玺 一个晶体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或上下不同,或内外有别。若中间红,外边绿,又叫“西瓜碧玺”。多色碧玺有时作宝石用,但更适合不切磨而作晶体标本观赏或收藏。
⑧猫眼碧玺或碧玺猫眼石 有的绿色碧玺中有很多细缝或针状包裹体,切成弧面型,可见猫眼效应。其它颜色的有猫眼效应的少。
⑨碧玺变石 稀少,偶见报道。阳光下黄绿到棕绿,灯光下橙红。
碧玺用来做宝石的历史较短,但由于它鲜艳丰富的颜色和高透明度所构成的美,在它问世的时候,就赢得人们的喜爱,被称为风情万种的宝石。在我国清代的皇宫中,就有较多的碧玺饰物。现在,碧玺是受人喜爱的中档宝石品种,被誉为十月生辰石。
碧玺是一种以含B为特征的复杂的硼硅酸盐,化学分子式为(Ca,K,Na)(Al,Fe,Li,Mg,Mn)3(Al,Cr,Fe,V) 6(BO3)3(Si6O18)(OH,F)
4. 碧玺常见双色分带共生的现象,其分带可与晶体底面平行,也可以形成平行柱面的环带。 碧玺的透明度和光泽: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玻璃光泽。
光性特征:一轴晶,负光性。 发光性:一般无荧光,粉红色碧玺在长、短波紫外光下有弱红到紫色的荧光。
光学效应:含大量平行纤维或线状空管的碧玺切磨成弧型宝石后可显示猫眼效应。由于管状包体很粗,猫眼效应通常较差。
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横截面呈球三角型。
(2)硬度:7-8。
(3)相对密度:3.06(±0.20,-0.60)。